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人心。在全國上下眾志成城抵抗疫情期間,卻有不法分子假借抗擊疫情實施金融詐騙。對此我行整理了常見的欺詐手法及相關防騙提示,幫助廣大客戶在疫情防控的同時,保護好賬戶資金安全。
(一)以購買口罩、酒精、消毒水、體溫計等物資為由實施電信詐騙。
防疫期間,口罩、酒精、消毒水、體溫計等物資需求較大,犯罪分子通過微信聊天群、公眾號等各類渠道發布虛假銷售信息,誘騙受害者向其微信轉賬。當受害者發現遲遲未收到貨物也沒有發貨的物流信息時,嘗試聯系“賣家”,卻發現已經被“拉黑”,此時受害者則才意識到被騙。
防騙提示:當您購買疫情防控物資時,請務必確認賣家合法、誠信,且發貨及時,以免資金被騙或產生交易糾紛。建議您通過正規、合法的電商平臺購買,保護自身消費者權益。
(二)偽裝公益慈善機構實施電信詐騙。
犯罪分子打著“慈善會”、“募捐”等名義,利用人們的同情心進行金融詐騙。如武漢警方通報,名為“武漢市慈善會”的公眾號以向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捐款的名義實行詐騙,受害人向公眾號轉賬捐款后,發現公眾號被注銷。
防騙提示:在開展愛心捐款時要認準正規捐贈渠道。捐款前需核實對方賬戶名稱與受捐公益組織的名稱是否一致,不輕易將捐贈資金轉入個人賬戶。
(三)謊稱火車、飛機、酒店等退改簽補償服務實施電信詐騙。
犯罪分子通過發送短信,以“航班/火車/酒店因控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已被取消,辦理退訂或改簽業務可獲賠償”為由,誘導受害人撥打短信中的電話,套取受害人提供賬戶信息、短信支付驗證碼,進而盜取資金。
防騙提示:收到陌生短信和電話要慎重,切莫隨意點擊短信中的鏈接。撥打電話前可先登錄對應航空公司、火車票銷售及酒店官方網站核實信息。如接到陌生電話通知退票、改簽、退訂事宜,切記不要通過電話透露銀行卡密碼、驗證碼。若陌生人以辦理“退改簽”為由提出轉賬要求,應先予以拒絕,待核實清楚后再做答復。
(四)謊稱親屬感染、購買防控疫情物資等為由實施電信詐騙。
不法分子冒充學?;蚰彻竟ぷ魅藛T,以受害人孩子或某親屬被隔離醫治為由,或為受害人親屬購買口罩等防護物資為由,要求受害人匯款,騙取受害人錢財。
防騙提示:在接到陌生人來電稱親屬感染等消息時,先冷靜核實情況,切莫心急匯款。應通過正規渠道購買防疫用品,勿輕信個人的兜售行為。
當您發現身邊有借助疫情的金融詐騙、電信詐騙行為或者線索,請立即向所在地公安機關報案。